新闻中心 /News
北京保利拍卖丨宝相光华——中国古代佛教美术珍赏
北京保利拍卖丨宝相光华——中国古代佛教美术珍赏佛以慈悲济世的思想为核心理念,象征着其崇高的理想与追求。本次春拍所选的精品造像艺术,甄选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佛造像、佳作数件,以适应藏家的不同需求,完美的将宝相显现出的庄严气质和所蕴含的古雅之韵融合阐释出来,澄明本心而显人性之光,彰显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部将继续以坚实沉稳的脚步,与各界藏家携手共同走出了一条扎实的佛教美术收藏之路,经典器物在宝相光华中绽放着奇异的光彩,2023年秋季拍卖征集期待着您的携手共济。
出版: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下),文物出版社,页302,编号819
无量寿佛是佛教信仰中极为重要、流传广泛的尊神。由于此尊神既能满足现世人间众生的对于寿命绵长的追求,又能接引善良的众生死后超脱轮回之苦,往生美好的西方极乐世界,千余年来,以无量寿佛为题材的单尊造像作品不计其数。这些作品虽然材质不同,风格迥异,但其表现模式几乎未有明显的变化:无量寿佛或作佛妆,或作菩萨妆,双手施禅定印(或托甘露瓶),全跏趺坐姿,坐于莲台上。无量寿佛留给艺术家自由创作的空间很小,在如此狭窄的空间内,要创作出精美、生动的外在形象以及深沈慈悲内涵的内在精神世界其难度可想而知。此尊无量寿佛造像是清代康熙时期宫廷造像堪称当时最为杰出的作品之一。
康熙时期宫廷造像数量虽然不多,但铜质厚重,加工精良,素为藏家所重。这一时期宫廷造像内容单一,以无量寿佛为主,其功用有两个方面,其一为赏赐蒙古王公。康熙时期,清朝与准噶尔部蒙古接连发生冲突,战事频仍,康熙帝率军亲征,经常需要佛像作为赐物。根据圣祖满文朱批奏折透露,约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九月至十一月间,他在第三次亲征噶尔丹的途中,指令清宫养心殿造办处承造铜佛像赐给蒙古贵族。这是有关文献中的第一次出现清代皇帝赐宫廷中佛像的记载。但在文献记载之前,这种制式的康熙无量寿佛宫廷造像已然开始铸造,当时造像规模小而未成为惯例,如故宫博物院藏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为他的祖母孝庄太皇太后所造铜鎏金无量寿佛,其带有明确的纪年,这大概是宫中大量造像的开端,这对于我们研究此类造像提供的宝贵的依据。
这尊铜像应当就是康熙时期宫中所造无量寿佛之一。其面相慈和,施禅定印,全跏趺坐于莲台上。戴枝叶繁密的宝冠,缀圆形花瓣状精致宝冠,束发缯带在耳后飘起,托珠为饰,胸前饰三重项链,珠粒精圆匀称,手镯、臂钏、脚镯均精工细作,堪称完美。其中,五叶宝冠部分最为华丽,每叶均以细密生动的花枝装饰,排列紧密,青金石、绿松石小珠交错镶嵌,色彩各异,极显华贵。耳后飘带呈U字形,向外扬起,耳环圆环形,下缀珠饰,花枝繁密,嵌珠石,这部分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臂观音像的做法完全一致。面庞青春俊秀,面含童稚般纯真的微笑,象征此佛内在宁静纯洁的精神世界。无论是面容还是肌肤都透露出年青的气息,肌肉丰满圆润,匀称有力,腹肌饱满,腰肢柔和。这与传统无量寿佛成熟稳重的表现方法明显不同,有明显的蒙古和的影响。所有的花饰部分均嵌各色珠石,衣缘裙边均有细密刻花装饰,更彰显其华丽。
本尊位于底部膛边刻款“八十三”“十六”,应为第十六尊,铭刻“八十三”号。此组铜鎏金无量寿佛钦命铸作初成之时为“九九”之数。无量寿之身,造以“九九”之数。关于此组造像之数,根据为康熙皇帝祝寿而在溥仁寺主体殿堂“宝相长新”殿内雕塑的九躯无量寿佛像、及普陀宗乘之庙所供奉的99个琉璃无量寿佛,可知“九”这一数字的重要性。“九”按中国的习俗,就是“九九重天”,高入天极,“九九礼”同时也是清代宫廷最高级别的祝寿贺礼,康熙三十九年、四十九年,适值孝惠章皇太后六旬、七旬圣寿节,康熙帝进献的礼品单中即有“寿礼九九。如六旬庆典时进献“…通天犀,珍珠,汉玉,玛瑙,雕漆,官窑等古玩九九,宋元明画册卷九九,攒香九九,大号手帕九九,小号手帕九九,金九九,银九九,缎九九…”等,故笔者推测,此组铜鎏金无量寿佛钦命铸作初成之时应为“九九”之数。无量寿之身,造以“九九”之数,正合康熙所言:“盖闻遍复含宏者,造化无和之体;民胞物与者,大君宗子之心。古帝王继天运世,保合太和,凡日月照临,声教暨论,必须咸跻寿考。”
十三世纪到十八世纪是尼泊尔马拉王朝时期。马拉王朝造像艺术分为两段,以1482年为界。1482年之后称马拉王朝晚期,造像依然保留了马拉王朝早期的特点:体态优美,佛像面相眉清目秀,菩萨、度母的造像皆头戴宝冠,U型项链,总体的造像水平延续了尼泊尔造像的一贯传统,面相端正,富有极强的青春气息,比例准确,整体气质甜美优雅,为尼泊尔造像典型风格的延续。 此像释迦牟尼通高52.5公分,在已知的尼泊尔晚期造像中属于坐像中极大的一尊,造像采用捶揲工艺分体制作,即将头部、上下躯干、双臂、双足和莲座分别捶打成型,然后铆在一起,莲座上沿有联珠纹,仰覆束腰莲台,为这一时期造像中莲座制作的非常认真的一件作品,其座内部包裹重物,以保持佛像的稳定。16世纪开始,捶揲工艺制作铜造像在加德满都河谷盛行,完全采用红铜材质,后来此项技术传入,成为藏传佛教造像中的重要造像与金铜装饰技术。此像展现出成熟的捶揲技术,是尼泊尔晚期造像中极为难得的精品。
加德满都是尼泊尔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它是喜马拉雅地区商贸的重要枢纽之一。河谷中生活的纽瓦尔人(Newar)擅长工艺术和经商,成为河谷中艺术家的主力,他们传统信仰佛教,使得纽瓦尔工匠至少在13-18世纪成为佛教艺术的主要参与者和艺术导师,对藏传佛教艺术影响极为深远。遍览国内外各大公私收藏及拍卖所见藏品,尼泊尔造像常见早期作品,而晚期精彩者则至为罕见,这不仅是因为造像工艺的变化,同时也其自身与周边地理变化的影响,而尼泊尔晚期造像更注重宗教性,且开脸更为甜美,在这一地区的造像样式变化中富有极强的地方特色,且雕塑感极强,是尼泊尔佛教美术中不容错过的一环。同类样式可参考,纽约佳士得2005年春季拍卖编号152之尼泊尔17世纪铜鎏金无量光佛像,以及纽约佳士得2004年春季拍卖编号150尼泊尔17/18世纪铜鎏金无量光佛像。
此尊螺发规整,肉髻高隆,宝珠顶严。宽额丰颐,弯眉长目,眼睑微垂,高鼻朱唇,妙相庄严。身着袈裟,袈裟外缘残存鲜艳朱漆。左手于脐前结禅定印,右手作施胜印执诃子,金刚双跏趺端坐。台座上下饰有两道连珠,仰覆莲瓣劲挺饱满,内层莲瓣饰卷草纹样,主瓣间露出下层莲瓣尖角,微微上翘,颇具明宣德朝宫廷造像的艺术风格,应为明代早期宫廷造像。
明代宫廷造像是汉藏艺术高度融合而形成的一种造像风格,其源头可以清晰地追溯到元代宫廷造像上,是元代宫廷开创的汉藏艺术交融风尚的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也就是说,明代宫廷造像直接滥觞于元代宫廷造像,元代宫廷造像不仅影响了明代宫廷造像,为明代宫廷造像的造型风格提供了基本样式,而且其部分特征在明代宫廷造像,特别是永宣时期的宫廷造像上又得到了继承。宣德风格基本承袭永乐后期的特点,但与永乐初期颇有不同,整体来说,宣德造像的躯体较壮硕,面部更趋汉化、男性化,莲座花瓣亦更加饱满,尖端卷草纹更繁复。明代宫廷造像盛于明代早期,大致相当于15-16世纪这一时期,此一时期的宫廷造像,整体做工精湛,比例端正,在有明一代均是造像艺术的代表时期,可参考现藏于国家博物馆之15世纪鎏金铜药师佛坐像。
药师佛全称“药师琉璃光如来”,亦称“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据《药师经》说,他曾发十二大愿,为众生医治病苦,消灾延寿,藏语称“曼拉”,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是以持诵念佛为众生解脱之方便法门。众生只要念他的名号,就可以不入畜门、地狱恶道。他能除病祛痛,救治病患,故名药师佛。药师佛的显著特点是左手托钵于胸前,钵中有一吉祥草;右手舒垂,或拈有一莲花,或持一药丸。
此尊为清宫造办处制“六品佛楼”造像, “六品”是根据修行者不同根基而设立的六个不同层次的修行内容,自浅至深分别是般若品、功行根本、德行根本、瑜伽根本、无上阳体根本、无上阴体根本。每一品都有一些代表性佛像,每尊佛像都属有三种款式:纪年款、佛铭款和所属品名款,是鉴别清宫“六品佛楼”所供佛像的一个重要标识。
此尊妙音佛母造像结跏趺坐于单层覆式莲座上,台座上有三周连珠,正前方铸“大清乾隆年敬造”款,台座前錾刻佛名“妙音尊母”,指明此尊曾供奉于清宫某座六品佛楼之中。一面二臂,头戴五叶冠,耳后有束发缯带,面相宁静。袒露上身,肌肉极富质感,肩披帛带,下身着裙佩饰耳珰、相连、臂钏、手镯、脚镯。双手均作出托物的姿势,帔帛的两端垂搭在座前。整体做工精细,结构匀称,为标准的六品佛楼造像佛像。此尊造像封底未动,品相保存完好,极为难得。同类造像可参考清宫旧藏之清乾隆六品佛楼妙音母,以及北京保利2018秋拍编号6347清18世纪 六品佛楼摧破金刚。
妙音佛母亦称妙音仙女、妙音天母,是藏传佛教中的智慧和文艺女神,为文殊菩萨的眷属。此尊面容秀美文静,束发垂肩,髻上插饰白花及珍宝发饰。身着天衣,佩饰璎珞。左手操琵琶(已佚),右手作弹奏状。二胫交叉,端坐于莲花座上。长长的帛带绕身,翻卷自如,增添了动感。
清代宫廷造像做工精细,风格成熟,为汉藏融合式风尚的成熟期。康熙、雍正及乾隆三朝宫廷造像则将蒙古、汉地的造像精粹相融合,并于此之上,以藏传佛教的风格和铸造工艺,创造性地发展出更加华美而具雄阔气度之佛像风格。此尊铜鎏金菩萨造像无论从造型或工艺,均显示出极高的艺术品质。展现出清代宫廷金铜佛造型艺术之鲜明特点,其工艺精湛,品相完好,而今仍旧保留有完美的宫廷气息,难得尤甚。其发髻高束,头戴五叶宝冠,面庞圆润,弯眉长目,相容静谧,为造像量度中的标准样式。身体略向右边倚斜,上身袒露,佩戴璎珞钏环等。右手高举,仿佛文殊菩萨的体态。菩萨下着长裙,衣薄贴身,全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莲座为双层束腰仰覆莲座,上下各缘饰连珠纹一周,束腰深陷,莲瓣三层且极为立体,为乾隆宫廷的典型样式。
明朝建立后,继续推崇藏传佛教,并对采取“多封众建”的民族宗教政策,即对各教派和各地方势力均进行封赏,这一政策使明朝中央政府与各教派、各地方势力均取得了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明成祖的这种大规模分封活动,在藏地掀起了一股受封热潮,一时间藏地大大小小的僧侣纷纷朝觐请封或遣使来京,而皇帝也授予其封号、官职,并赏赐大量珍贵礼物,藏传佛教造像艺术也因此在北京大规模开展起来。在永乐和宣德赏赐的礼物中宫廷制作的金铜佛像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这种背景下,由皇家赞助168体育登录入口,在皇家“禁用监”监制下,诞生出的近乎完美的藏汉交融的佛像。
永乐造像皆用失蜡法铸造,不同于内地传统惯用的翻砂法,铸工精细而复杂,涉及冶炼、塑模、制范、铸造、打磨、镀金、装藏等多种工艺。塑造出来的佛像,尊尊皆铜质细润,色彩华丽,工艺精湛,流光溢彩,彰显出雍容华贵的皇家艺术气派。
此尊永乐小文殊菩萨造像铜鎏金铸造而成,其尺寸仅9.5公分高,较一般的尺寸稀见。菩萨头戴五叶宝冠,两侧系扇形结,垂下的部分翻卷向上呈U形。束高髻,圆形耳铛垂肩,眉间有凸起白毫。身穿天衣,下着长裙,胸前饰项链、璎珞,并带有臂钏与手镯、足链,精美华丽。躯体略向左倾,右手上扬,挥舞智慧之剑,左手当胸结说法印,左肩敷出的莲花上托有般若波罗密多梵匣,剑与梵匣代表权力与智慧,象征斩断无明去除我执。菩萨结金刚跏趺坐于莲台上,颈部与腰部的动势形成微妙的S型,衣裙飘带自臂弯间垂落,优美华丽,极富动感。莲台为仰覆莲组成,台座上阴刻“大明永乐年施”楷书款。器底全封,可见朱色封蜡自然剥落的痕迹,上有八个剁口,封底盖中央部位刻画十字金刚杵图纹。
永宣造像之美从造型看,充分继承了阿尼哥以来炉火纯青的失蜡法铸造佛像技术和审美特点,做工精致入微,气质典雅唯美,有皇家之气,通体打磨光滑圆润,镀金明亮沈厚,身体匀称,宽肩细腰,肌肉富有弹性,柔和自然,具有尼泊尔艺术风格的独特美感,恰如此尊文殊菩萨所表现:其衣纹流转自然,灵动流畅;裙裾花纹繁缛,铸造精工;腹部肌肤质感生动,富有弹性;整体气度兼备宗教神圣气韵与皇家王者气派,堪称精品。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的出手想必藏友们都会有疑问和顾虑,但是还是要尊重藏品的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一份认可才是最重要的。
国内一线拍行送拍(嘉德,保利,翰海,全国国有文物商店交易会)藏品征集,详情上图 咨询 叶老师
征集项目:近现代书画、古代书画、当代书画、油画雕塑、古董珍玩、紫砂艺术、铜炉佛像、瓷板画、印章、玉器、钱币、邮票等 (犀角,象牙,青铜器不征集)
收而不研者俗,藏而不鉴者傻,以藏学师者德,以藏悟心者美,以藏缘友者雅,以藏养藏者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