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otten hope之德国战车

2024-02-12 09:50: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Forgotten hope之德国战车1934年,德国武器局正为陆军战斗坦克(三号坦克)和支援坦克(四号坦克)迟迟无法完成而发愁。为在短时间内填补装甲部队中产生的空白,武器局希望各商提供一种10吨以下重量、拥有20毫米机关炮和7. 92毫米机枪各一的轻型坦克,根据这些要求向MAN、克虏伯、亨舍尔发出了设计邀请。同年三家公司都拿出了样车。

  亨舍尔公司的样车称为LaS 100H,即“100H农业拖拉机”,这是为防止凡尔赛不平等条约条款干涉的一种伪装名称。没有炮塔的敞开式车体由6个小直径负重轮支撑,使用板弹簧平衡式悬挂。

  MAN公司的样车称为LaS 100MAN(100MAN农业拖拉机),外形和英国“卡登·洛伊德6”超轻型坦克相似,每侧有6个小直径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采用2个一组的板弹簧平衡式悬挂,同样没有炮塔。

  克虏伯公司的样车称为LKA2(K)或LaS100K(100K农业拖拉机)。与其他2家公司不同,克虏伯将以前自己设计的一号坦克样车(中标)加以改进,仍使用4个大直径负重轮(最后一个接地作为诱导轮)支撑车体,炮塔比一号坦克的大并且装有一门KWK30型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拥有大型防弹板的7. 92毫米机枪,使用视野宽广的蔡斯(Zeiss)潜望镜。

  但出人意料的是MAN公司最终中标,但军方规定MAN公司必须在新坦克上安装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其后的开发工作由MAN公司和戴姆勒·奔驰公司合作进行。

  1936年,第一辆3号原型车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当时50mm 火炮还没有准备好,因此临时用37mm火炮代替,但其炮塔又是为重型火炮设计的。此时,Henschel和Man也提供了他们设计的原型车,在1936年到1937年,他们的样品进行了广泛的测试,其后,也由奔驰公司生产第一型车。Krupp也提交过他设计的车型——MKA,但最终没有投入生产。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修改后,第一辆3号坦克Ausf A型于1937年五月由戴姆勒—奔驰公司生产,到1937年底共生产了15辆。15辆中仅有8辆装备了武器,分别装备给第1、第2、第3装甲师,其余未武装的坦克用于进一步测试。1937年,Ausf B型也由奔驰公司生产了15辆。1937年6月,另一种变型车Ausf C投产,到1938年1月末也生产了15辆。同时,Ausf D型也投产了,到1939年,D型车共生产了55辆,其中,30辆D型装备了武器,其余的25辆进一步用于测试。早期的3号坦克(A/B/C/D四型)是作为整个系列的原型,不适于大规模的生产。它们也仅投入了有限的战斗。少数的D型坦克伴随PzABTzbV40坦克参加了1940年的丹麦、挪威和1941/42年法国的战斗。 1938年10月,装备了37mm KwK 35/36 L/45火炮的Ausf E型投产。1939年10月,已生产了约100辆E型坦克。1940年开始,E型重新装备了50mm火炮改装为F型。并采用了由Ferdinand Porsche在30年代设计的新的悬挂系统,它成为以后3号坦克的标准。有趣的是美国在1942年通过对英国缴获的F型坦克的仿制品的研究也决定在以后的坦克中采用这一系统,如M18装甲车、M24、M26等。

  1940、41年,又改进后生产了G型、H型3号坦克。进一步的研制一直持续到1943、44年间,一些原型车还被改装为推土机使用。早期的F、G型坦克仍然装备37mm火炮,后来都改为了50mm火炮。不过在入侵法国时只有40辆F型坦克装备了50mm火炮。装备50mm火炮的F型坦克一直服役到1944年(在诺曼底的第116装甲师)。H型坦克安装了新式的50mm火炮——KwK 38L/42型,后来,部分H型又改装了KwK 39L/60型50mm火炮。这些型号的车型都装备了更短的底盘。1941年,又生产了装备50mm火炮的J型坦克,并运往北非。当时还企图给3号坦克安装4号坦克的炮塔,不过失败了。在1942年,生产了近200辆J型坦克。

  从1943年2月到43年4月,100辆M型坦克被改装为喷火坦克,装备了14mm的火焰喷射器(射程55——60米)。该型坦克原是为用于斯大林格勒的城市作战,但实际上它并未到达它的目的地。该型坦克并不成功,后来,有多数被改装了回去。

  1942年投产的N型装备了KwK 40 L/24 75mm主炮,它是最后有长底盘的3号坦克,也是整个3号坦克系列的最后一型。N型坦克被装备到虎式坦克营,以保护虎式坦克遭敌步兵袭击。后来的不少变形车都是以N型坦克改装的。有些人提出3号坦克还有O型车,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的存在。

  在1941年“巴巴罗萨”计划的早期,3号坦克还装备了一辆拖车,用于装载汽油以增大行程。从1943年中期开始,3号坦克装备了装甲护裙。在整个战争期间,3号坦克不断的更换新式的装备。生产中的坦克也不断在进行改进。3号坦克是德军第一个装备了坦克内部对讲系统的坦克。后来,所有的坦克都装备了这一系统。而且,在战争中证明,它是十分有效的。

  1939年,在入侵波兰的战役中,只有很少数的3号坦克参战。3号坦克主要是坦克排排长的坐车,是德军第一种真正的主战坦克(中型坦克)。它的设计吸取了许多1号和2号坦克在战争中的教训。在大战的初期,它成为了德军装甲师的主力。3号坦克的生产较慢,在1943年8月停产。它为德军设计生产更大型的坦克——4号坦克奠定了基础,4号坦克的部分部件就是取材于它。3号坦克作为一种很有效的坦克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对德军和盟军的坦克设计人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号坦克共生产了超过6000辆,其中A——J型(早期)采用了短底盘,而J(后期)——N型采用了长底盘。3号坦克在战争中被广泛的使用,直到1943年底,才被4号坦克完全取代。到1943年,由于新型坦克的出现,3号坦克在战争中不再是那么有效了。许多3号坦克被改装,以做用途。

  在3号坦克的变形车中,最有趣的是在北非的德军用3号坦克改装的自行火炮,它在H型上装备了一门150mm火炮

  战争中,苏联将大量缴获的3号坦克改装为坦克歼击车,如SU76i。不过,最成功的改进还是德军基于3号坦克底盘的坦克歼击车系列,其中部分在芬兰军队中服役到1967年。3号坦克还改装了一些潜水坦克,原准备用于侵略英国时使用。

  总的说来,3号坦克在战争初期是一种优秀的坦克,它为以后的德军坦克打下了基础,在坦克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Perzf-Ⅳ型坦克(PzkpfwⅣ)即Ⅳ号坦克,为二战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武器之一,是战争期间唯一保持连续生产的坦克。希特勒于1934年下令开始研制装备75mm火炮的Ⅳ号坦克,Ⅳ号坦克的研制目的主要是作为对轻型坦克的火力支援。1937年10月第一辆A型坦克出厂,战前Ⅳ号坦克的A、B、C型仅有小批量生产,大多用于测试和训练,但波兰战役中的部分参战坦克受到部队的高度赞誉。1939年10月D型投产,成为最初的生产型。1940年E型投产,1941年F型(F1)投产,Ⅳ号坦克F1型之前主要武器皆为短身管的75mm火炮。至苏德战争开始时,Ⅳ号坦克装备数量不过数百。

  战争开始后,面对苏联新型的T-34和KV-1坦克,德国性能最好的Ⅲ、Ⅳ号坦克也大为逊色。短管坦克炮穿甲能力严重不足,相当部分反坦克任务只能依靠步兵火力完成。而且德国坦克的装甲薄弱,难以抵挡苏联步兵反坦克武器攻击。但德国坦克战术运用的出色,以及良好的步坦协同,所以能够避实击虚,在战争初期取得很大战果,此外苏联各级军事指挥的无能也促成了这一结果。但Ⅳ号等坦克的性能劣势是无法回避的,随着苏联红军战术指挥能力的逐步回复,结果就是德国在莫斯科战役的惨败。

  而后,德国人除开始研制新型的“虎”式和“黑豹”式坦克外,也开始对Ⅲ、Ⅳ号坦克大加改进。首先Ⅳ号坦克F1型改装长身管75mm火炮,成为F2型,然后42年G型投产,两种型号坦克的增强了装甲,火力也大为加强,勉强可对抗T-34/76。此外Ⅳ-F2型也运至隆美尔的非洲军团,该坦克火力强、结构好,是当时非洲战场德意军队最倚重的装备。

  1943年H型和J型投产,进一步提升了火力和防护,产量均超过3000辆,在数量上逐步取代Ⅲ号坦克成为德军装甲部队的主力。在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西西里岛、诺曼底、阿登等战役中,Ⅳ号坦克一直是冲锋陷阵的主力之一。由于德国生产能力不足,因此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Ⅳ号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产,以弥补德军“虎”式、“黑豹”式数量的不足。整个战争期间168体育app官网入口,Ⅳ号坦克总产量达8000辆以上。

  此外,Ⅳ号从战争初期开始就推出变形车,包括旋风式自行高炮、野蜂式150mm自行榴弹炮、熊式155mm自行榴弹炮等。最重要的当属以Ⅳ号底盘发展的驱逐战车,安装了75mm和88mm反坦克炮,简称“Ⅳ驱”。这些变形车数量达2859辆,在各个战场的德军装甲兵团、装甲炮兵以及步兵部队中都有广泛使用。

  战后,一些Ⅳ号坦克以及Ⅲ突、Ⅳ驱等被叙利亚等国家购买,参加了早期的中东战争,到1967年仍可在戈兰高地战场看到Ⅳ号身影。

  Ⅳ号仍然是生产和装备数量最多的坦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成熟,易生产,性能平均,使用可靠,所以被德军士兵称为军马的雅号.在豹式坦克研制成功后,德军参谋部的部分技术乐观派曾要求停产Ⅳ型坦克而转向全面生产豹式坦克,但遭到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的断然拒绝.

搜索